小時候看教育電視,有一集是教乘數的,以沖調奶茶來打比喻,說不論先下茶、奶還是糖,調和好後,味道仍然是一樣。那時候我應該是小學,家裡很早讓我們喝奶茶咖啡類的飲品,所以看到這橋段,第一時間的反應是:我反對!下的次序不同,出來的味道是不同的!
如果是三種原料讓我自己來,我會先下糖,再沖茶,後加奶。我的理論是,糖放在杯底,熱茶沖下去就已經溶掉了一半,稍稍調和好以後,再下奶,溫度就剛剛好適合入口了。所以最怕到大系快餐店點奶茶,因為店家的標準製法,總是奶先下,再倒茶,糖讓我自己加,每次都攪不溶化的!溫度甜度都不對,很難會好喝。
如果用液態的淡奶/鍊奶,甚至是奶精(xx伴侶之類的非奶類粉狀化學物),即下即溶倒是問題不大的。只是人懶,在家裡自調飲料時為免麻煩,一般以奶粉代替淡奶,肥瘦喝的也不是茶啡而是美祿/阿華田/好立克。早餐飲料,趕頭趕命,每次都沖不好,直至今天,給我找到開心小發現。
今早以前,沖這幾杯東西的次序,是先下美祿/阿華田/好立克,然後沖開水,再加涼白開把水溫稍降,最後下脫脂奶粉。結果:慘不忍睹。因為奶粉會結聚成大大小小的塊狀,阿細小時候戲稱這種奶粉塊為牛奶糖,早一兩年十分愛吃,只是現在兩位少爺長大了,都說那是天下間最難喝的東西。
試過買$10的小型電動攪拌器處理,效果可以,不過,很易壞掉。
今早靈光一閃,人家三合一包裝的東西好像不會這樣呢,有沒有可以參考的地方?
有!
就是這個開心小發現,差點先完全沒有結塊。程序如下:
1. 下美祿/阿華田/好立克。
2. 下奶粉(如下糖也在這時候下)。
3. 乾粉狀態時拌勻1+2。
4. 下開水,徐徐攪和。
5. 按喜好加冰塊或涼白開再攪和。
完成。是幾乎一塊牛奶糖也沒有的!好高興!